欢迎访问新康实验小学校!

手机版
科研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工作 > 科研活动 > 正文
市教育学会“十三•五”课题申报书
发布时间:2018-04-23作者:浏览次数:

项目类别  编号

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三

 

 

 

 

 

 

 

 

 

 

 

 

 

 

 

 

 

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

课题组负责人                      

课题所在单位  苏州市新康小学校          

  0一六年九月            

苏州市教育学会制

一、基本情况

课题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   名

冯磊

年   龄

46

性别

民族

汉族

行政职务

校长

专业职务

中小学一级

研究专长

学校管理、德育渗透

联系电话

(办)68555968

(手机)13771877060

电子邮箱

22296330@qq.com

通讯地址

苏州市桐泾南路199号(新康花园内)

邮编

215007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

姓  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职称

专  长

工 作 单 位

姚岚

40

副教导

中小学一级

数学

教学

苏州市新康小学

鲁建萍

51

副校长

中小学一级

数学

教学

苏州市新康小学

李敏

41

副校长

中小学一级

语文

教学

苏州市新康小学

王新

35

副教导

中小学一级

英语

教学

苏州市新康小学

秦苏

40

副教导

中小学一级

科学

教学

苏州市新康小学

李敏蕾

29

教师

中小学二级

语文

教学

苏州市新康小学

王绮昀

31

教师

中小学二级

英语

教学

苏州市新康小学

周靚

31

教师

中小学二级

音乐

教学

苏州市新康小学

赵帆云

26

教师

中小学二级

科学

教学

苏州市新康小学

王佳

30

教师

中小学一级

美术

教学

苏州市新康小学

二、课题论证

1、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课堂教学,探索用于指导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活动和行为的理论,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和可操作的方法,深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拓宽教师的德育观。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健全意识,在明辨是非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开放式的德育渗透教学模式,丰富课内外德育形式和内涵,使课内外教学充满德育氛围,并构建充满“人格魅力的课堂”。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一种适合本学校发展的德育渗透的教学方式,积累成功经验和案例,使之更广泛地普及提供借鉴。

2、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渗透德育的研究目标

精心挖掘课本中的德育素材,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是本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现行的课程设置中每个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学科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受到多种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有目的、自觉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鲜明的观点道理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在学生心中播撒做社会有用之才的美好种子,从而促使他们身心的愉悦发展。本课题尝试研究以下方向:

1、关注学科知识创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学科知识创生和发展的过程作为育人资源,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和体验学科知识的创生和发展的过程,感受科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感受科学的力量,形成学习的内驱力。

2、关注学科发展史和科学家风采:教学中对“学科发展史和科学家风采”进行深度的开发,实现书本知识与知识发明的人和历史的沟通,使学生在经历这些发明的“再创造”的过程中,感受智慧、实践智慧、体现智慧。

3、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尝试采用“学科问题+生活情境”来实现联系,突出书本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真实的意义,突出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科学模型的过程体验。

4、关注学科知识的内涵,如人文意识、文化经典。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以往的做法通常是只讲授公式、定理,只教学生如何解题如何答卷,其实在公式、定理的背后隐藏着大量的学科发展史,涉及到大量的科学家,科学家的治学精神、待人处事的品格,他们身后精彩的故事都是进行德育的良好素材,值得教师的挖掘。

渗透德育的研究主要内容

“德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要做到“润物无痕”,则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以突出德育教育的实效。

1、优化课堂“学科渗透德育”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通过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班会活动等载体,开展宣传活动,让“德育”的理论深扎师生的心中。

2、课堂巧用高超的教学机智进行德育渗透

①精妙的情境导入渗透德育:教师精心设计生动、巧妙的课堂情境导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②有效的教学技巧渗透德育:教师用赏识的眼光期待着学生的点滴进步,注重教学语言的人文化,注重教态与手语的得体表达等。这些个人素质修养方面的影响将使学生极力模仿,急与参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渴望受尊重与享受成功的欲望等将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养成或满足。

③丰富的教学手段渗透德育:“专题演讲”“科学史讲座”“互动——实验探究”“辩论”“多媒体辅助”等丰富的教学手段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明显提升了“学科渗透德育”的层次,使广大学生进一步增强道德意识,自觉身体力行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塑造“真、善、美”的新形象。

3、课后巧用练习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对作业的批改不可仅仅局限在判定正误上,而且要精心书写评语。因为,如果评语具有亲切性、针对性、艺术性、指导性和连续性,能以“情”激其心,以“理”沛其腑,就可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受到鼓舞,形成自我激励、不断进取的良性循环,并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深化德育渗透。同时,重视作业薄以外的 “无形”练习。诸如观察事物、调查研究、课外阅读,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演讲、论辩等等,这类作业的育人功效也不是能简单衡量的。

拟定下属三个子课题:

1.《在语文、思品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

承担人:李敏蕾

研究目标:探讨如何在语文、思品教学的全过程中把德育教育有机地全面渗透,把语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阅读教学模式。

2.《在小学数学科学综合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验研究》

承担人:赵帆云

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德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基础阶段。而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能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功能。通过在数学和科学学科中有效的德育渗透,能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抓住契机,运用情境感受,强化实践体验,在不露痕迹、潜移默化地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德行;能凭借数学学科和科学学科的优势,促进德育教育内容的动态化、形象化,增强德育内容和形式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在小学英语、艺体、综合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验研究》

承担人:周靚、王绮昀

研究目标:立足于小学英语、艺体、综合学科教学,主要从小学英语、艺体、综合学科教学角度,探讨和研究小学英语、艺体、综合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研究摸索渗透切入点、方法,明确渗透的德育教育内容,力争使小学科教师在从事小学教学时,恰到好处地适时适度地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使小学生受到学科知识、思想、技能的启迪和训练,而且受到深刻德育熏陶的教育,真正使教学符合学科课程标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小学英语、艺体、综合学科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探索出集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和谐渗透的新机制。

 

 

 

 

3、对课题实施过程设计和主要措施的论证:

在教学中,决定渗透的因素有三:一是教材中含有的道德因素 ,二是指导渗透的教师,三是被渗透者学生。现代教育原理告诉我们,学生是渗透的主体,教师是渗透的主导,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渗透?接受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他们的个性爱好和认知需要。如果学生对渗透的内容怀有喜爱和渴求的心理,那么就会产生“细雨滋润土壤”的功效。如果学生对渗透的内容怀 有生疏、无所谓或者厌恶的心态,则无疑是 “雨水跳金属”格格不入。而道德素质的培养不能因学生的好恶、意愿决定,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把握渗透内容,另一方面把学生的兴趣、爱 好、情意、需求调整到接受渗透的平台上,从而帮助学生乐于接受教育。作为教师尤其要研究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以及心理需求 ,区别对待不同年级、不同个性的学生,洞察他们对渗透内容的兴奋度和注意力 ,调整渗透实施过程中的方法和手段 ,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科渗透的功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制定完善研究方案,各备课组制定各项研究制度加强有关理论和文件精神的学习,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及德育《纲要》、国务院印发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爱国主义纲要实施细则》以及十七大关于教育方面的文件精神,进而着力培养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意识,使教师在备课时不仅关注科知识,也要让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提升;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如何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和学会做实验外,也要注意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预期成果:完成研究实施方案的设计,完成初次调查报告等。

第二阶段实践研究阶段

主要任务:分学科研究每一学科与德育的结合点。各学科教师认真研究本学科的学科特点、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科学科技的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总结归纳出该学科与德育的结合点,找到学科与德育教学的最佳渗透点。同时,着手对我校各学科教师的德育渗透教育方式进行研究,初步形成德育渗透理念。

预期成果:形成各学科中教学德育渗透的论文、体会、总结。

第三阶段思考研究阶段

主要任务:把前期的研究成果上升到理论高度思考研究,初步构建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德育渗透模式,形成最终研究成果。典型的个案材料全校性宣传,《各学科德育渗透纲要》全校性学习,“渗透式课堂德育模式”全校性推广,从而形成一个“具有良好师德,创新意识较浓”的新型教师群体,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和整体素质提升。

预期成果:《各学科德育渗透纲要》、“各学科德育渗透”案例分析、论文、体会、总结等

阶段:结题阶段

主要任务:课题组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汇编论文,出一本教师论文集,组织结题论证,进行结题鉴定。

4、对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与能力及科研保障条件的论证:

1、人力保障: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学校前几年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以课题组为核心,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与校内教师一起开展合作研究,还有一批富有教科研经验的一线教学骨干队伍,一些能从事一定理论研究,尤其是理论和实践沟通研究的教师,学科教科研的良好氛围和有效机制等等,都是课题研究的重要保证。

2、组织保障本课题采取“整体规划、分层推进、重点突破、阶段总结”的管理思路,实行分级管理体制,以课题促科研,以科研促教育,教育渗德育。本课题研究活动以校长为领导,以学校处、研室和政教处为基础,以各学科备课组开展的研究实践活动为载体,主研人员和参研人员团结协作,有步骤、有计划的有序进行。把该项课题研究纳入对备课组的工作考核,促使各学科备课组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全校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3、物力保障:学校为课题自筹经费,并提供必要的设施、信息资料、实验研究对象等,并将科研原始资料(实物、照片、论文、音像资料、档案材料等)分类存档备用。由于研究周期较长,预计所用资金10000元人民币,课题组将根据需要要求增加再向学校申请追加。

三、课题所在单位的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四、课题所在学会(或市属专委会、教研室)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五、苏州市教育学会审批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友情链接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某某  TEL: 0512-00000000

苏州市新康实验小学校[版权所有]